提早上市、提升果品!设施冬枣如何高效施肥

   2019-01-10 北方果树种植联盟711
核心提示:冬枣设施栽培技术近年来得到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冬枣以往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发育时期。冬枣施肥应按照生长发育进程进行,以充分发挥肥

冬枣设施栽培技术近年来得到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冬枣以往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发育时期。冬枣施肥应按照生长发育进程进行,以充分发挥肥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201 3~201 5年在陕西省大荔县东部黄河古道老崖上的安仁镇小坡村10个大棚进行冬枣高效施肥试验,对照为大棚冬枣常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设施冬枣高效施肥比常规施肥可提前20 d成熟,枣果品质提升,摘心及用药次数减少,减轻人工强度,经济效益明显。

1施肥时期

1、基肥

基肥是全年施肥的主体,是供给枣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肥料。秋季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秋季施用基肥能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满足翌年春季萌芽、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的需要。施肥时期在枣果采收以后为最佳,秋季提早施肥,可提高秋末枣树叶片的光合效能,为翌春枣树抽枝、展叶、开花、结果打下基础。施肥过晚,根系趋于停止生长,吸肥力差,肥料损失量较大。

2、追肥

追肥必须在生长季枣树最需要养分之时施用。追肥时期不正确,便达不到追肥的目的,有时还起反作用降低冬枣产量和品质,造成人工和肥料的浪费。根据冬枣物候期的特点,追肥主要分四个时期:

在4月上中旬萌芽前追肥冬枣树春季的萌芽、生枝(含枣吊)、展叶、花芽分化、显蕾、开花、坐果几个时期重叠,且花量大,花期长,需要养分多且较集中,如果此期养分不足,易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和坐果率低等现象,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基肥施用不足或树势衰弱的枣园,这次追肥尤显重要。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肥。其作用是使枣树萌芽整齐、枝叶生长健壮,有利花芽分化。

在5月中旬花期追肥此次追肥要以氮促芽,以磷促根、适量施入钾和中微量肥。此次追肥的作用是促进开花坐果,提高坐果率。避免因物候期重叠养分竞争激烈导致大量落花落果。

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果期追肥冬枣果实采收较晚,秋季施基肥时气温和地温都在逐渐降低,根系吸收养分的时间和强度都比夏季低得多。并且被吸收的养分在树体内的回流时间比一般果树也短得多,贮藏器官贮藏的营养不足以保证中、后期枣树的生长发育,加之春季不宜大量施肥,故在幼果期及以后,追肥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8月上、中旬果实迅速生长期追肥冬枣进入中后期生长发育,施肥对果实膨大和着色作用十分明显,此次对肥料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采用进口高质量高钾型速效肥料对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作用极为明显。在此期预防日灼和裂果的工作十分重要,在养分管理上,要注意及时补充钙和硅。进入中后期,因花期环剥环切导致的叶片老化问题会日益严重,除适量补氮(氮过量会严重影响果实着色)外,还应继续加强镁、铁和铜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3、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又叫根外追肥,效果明显,但肥效期较短,仅几天时间,因而只能作为重要生长时期增补施肥的方法,不能替代土壤施肥,可在生长前期和结果高峰期实施。叶面喷肥不仅对枣树叶片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而且,也相对提高了冬枣树的结果能力。另外,还能避免磷、硼等元素基施时易被土壤固定的缺点。冬枣树前期施用叶面肥料,可促进营养生长和花蕾的发育;花期和幼果期施用,可促进坐果和幼果的生长发育;果实生长高峰期施用,可促进果实、根系生长,增进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后期施用、可提高叶片养分的含量,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提高树体贮养水平,也为来年枣树的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少,见效快,增产显著。叶面喷磷肥吸收率为20%~50%,而土壤施磷肥,吸收率仅为6%~9%。肥液喷到叶面后,一般1 5 min到2 h就能被叶片吸收,尿素喷布2~3 d后,叶色即明显转深。

2肥料选择和用量

1、基肥

基肥的选择应符合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以微生物肥及优质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即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圈肥、厩肥,绿肥有作物秸秆和杂草等),并结合使用部分无机肥料。施用农家粪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

基肥的施量。每6 67㎡施优质有机肥2 000~3 000 kg,或按预计产出1 kg枣果施2 kg肥的原则安排施肥量。也可以成龄树6 67㎡施腐熟的纯鸡粪3 000 kg,豆饼100 kg的定量施用。

2、追肥

冬枣树全年追肥的次数和施肥量,因枣园土壤的肥力高低和树势而有所不同。我们推荐按以下方案追肥:处于结果期的冬枣树,幼果期追肥以氮肥、钾肥为主,也可适当施一部分磷肥。第2、3次在果实的硬核期、快速增长期,根据地力和枣树的树势再追1~2次。施肥种类以钾肥为主,氮、磷肥为辅。

3、叶面喷肥

可用于根外追肥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和腐熟的沼液及人尿粪等。其中尿素含氮量高(46%),分子体积小,扩散性强,易被树体吸收,因而根外追肥中采用最多且效果最好。可用于根外追肥的磷肥有磷酸铵、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等。由于肥料施入土壤易被固定,使肥效大大降低,因此磷肥根外追肥至关重要。可用于根外追肥的钾肥有氯化钾、草木灰、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由于钾肥能提高果实品质,近年来使用更为广泛。磷酸二氢钾既补磷又补钾是不错的选择。可用于根外追肥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硼砂、硼酸、硫酸亚铁、硫酸镁、氯化钙和硫酸锌等。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高浓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冬枣树对养分的需要,并且能加速对养分的吸收。目前冬枣树常用的根外追肥浓度是:尿素类0.3%~0.5%,硫酸铵0.1%~0.3%,硝酸铵0.1%~0.3%,腐熟沼液及人尿5%~10%;磷酸二氢钾0.2%~0.3%,过磷酸钙1%~3%,磷酸铵0.3%~0.5%;硫酸钾0.5%~1%,草木灰1%~5%,硫化钾0.3%;硼砂0.2%~0.4%,硼酸0.1%~0.5%,硫酸亚铁0.2%~0.4%,硫酸镁0.2%~0.3%,硝酸钙0.5%,氯化钙0.1%~0.4%。

现在的冬枣栽培不但是要达到稳产高产,更重要的是要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所以在肥料的使用上要认真选择,在无公害栽培中肥料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能使用的有机肥是:堆肥、沤肥、饼肥、绿肥、秸杆肥、有机复合肥等。无机肥料是:过磷酸钙、氮、磷、钾复合肥、配方肥、平均肥等。禁用肥料是:硝态氮、氨水及垃圾肥料,限用肥料:纯氮、磷、钾肥。

我们提倡在幼果期应加大菌肥的施用量,菌肥是微生物肥料的俗称,它主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拮抗有害微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增加土壤肥力,达到提高作物早熟、优质的目的。温室冬枣属冬枣栽植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早熟、优质”才能达到高效。但在传统的冬枣施肥模式中,枣农只注重大量元素肥料的施入以提高产量,而忽视大量施入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品质逐年下降。在试验开始,我们就以早熟、优质为目标,提出增施菌肥以提高品质和提早成熟。通过4年的试验,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并使该项技术成为温室冬枣栽培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

三、施肥方法

1、基肥

设施冬枣根据不同生长期情况,基肥的常用施肥方法有以下几种:

 环状施肥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沟宽40 cm左右,沟深根据根系分布的深浅而定,先将有机肥料撒在沟底,然后将化肥撒在上面、混匀,填入后灌水,并注意以后的松土保墒。以后每年随着树冠和树根外延、扩展。环状施肥容易切断枣的水平根,可将环状沟中断一部分。

辐射沟施辐射沟施又叫放射沟施。即以主干为中心,距主干50 cm向外挖4~6条辐射状的沟,长达树冠外围1 m左右,宽40 cm左右,深20~40 cm,近树一端稍浅。施入肥料和表土,撒匀后再覆盖底土,下年度施肥时再变换位置。

幼龄枣树因水平骨干根分布浅,分枝少,长度常超过冠径2~3倍,切断后损失根量较大而且伤口不易发生新根,会妨碍树体的发育,因此不宜用环状深沟施肥。

轮换沟施此法可在肥料不足、劳力紧张的情况下,或枣粮间作棚内使用。方法是在树冠下的两侧挖沟施肥,沟深20~40 cm,宽40 cm左右,长度视树冠大小或肥量而定,可挖成条状沟或半弧状沟施肥。翌年再轮换到另外两侧挖沟施肥,如此交替、逐年向外移动沟的位置。

撒施用于已经郁闭的枣园,可采用全园撒施方法;枣粮间作地内可采用这种方法。即把肥料撒布均匀,然后耕翻土壤即可。

穴施在根系分布范围内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穴、施入肥料即为穴施。穴施时挖的穴(坑)宜多不宜少、宜小不宜大,要尽量避免施肥过于集中。一般挖穴数为1 5~20个,深30 cm左右。把肥料施入后覆土、灌水。

以上几种施肥方法,均需注意保护根系、尽量少损伤细根和直径0.5 cm以上的粗根。

2、追肥方法

追肥因肥料种类不同,方法也有差异。氮素肥料、钾素肥料在土壤中流动性大,施肥时可以开10cm左右的浅沟施,或在树冠下挖10余个坑穴施入,覆土后浇水。夏季不宜挖穴施肥时,可以把尿素等速溶性氮肥撒于地面,然后及时浇透水、松土。磷素易在土壤中固定,而不易为根系吸收。因此,磷肥(包括过磷酸钙、磷灰石粉、骨粉等)应混入堆肥、圈肥等有机肥中施用,防止被土壤固定。施磷肥的时候深度要深浅兼顾,一般为20 cm左右。

3、叶面喷肥方法

叶面喷肥可连续喷布多次,每次间隔7~1 5 d。喷雾要均匀,尤其叶背面要多喷。为避免高温使肥液浓缩发生药害。喷施时间应选择无风天气,9:00以前或1 6:00以后进行。早晨有露水时,须待露水干后喷肥。注意不要把碱性的肥料与酸性肥料及一般微酸性农药混在一起喷布。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宁夏西瓜来了!!  |  亮照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投稿须知  |  知农网APP  |  汇款方式  |  农网联盟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16004019-3号  |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