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迎来收获旺季,陕西、山西等苹果主产区连日的暴雨牵动着果农的心。一些“苹果要减产”的声音,给市场增添了一分悲观情绪。的确,复杂多变的天气可以说是今年的年度话题。春季霜冻、夏季冰雹频发,秋季雨水过多,局部地区遭受冰雹,都对苹果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未被影响的是我国近几年苹果供应总量充足的大背景,近三年来,我国苹果产量,逐年递增。刚刚过去的2020年产季苹果销售进度缓慢,而从全国范围看,现在的减产程度尚无定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产季苹果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判断,2021产季预计总产量超过4500万吨,比上一年小幅增长。
如何规避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报告》中的另一句话或许能有所启发——“由于全年气候异常,优果率、好果率明显偏低”。显然,对果农和经销商来说,走好自己的路更重要。
首先,生产方面,从增产转向提质。事实上,不仅是苹果,近年来,农产品优质优价的趋势愈发清晰。行情不好的时候,优质果价格下降幅度往往更小,遭遇积压卖难的更多是品质不佳的果子。为此,在做好果园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做好分级,按等销售,以质论价,通过高质量获得高收益,注重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做好产销对接,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让产销精准衔接、高效顺畅。
其次,供应链上,转变经营理念。需要承认的一点是,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上水果供应种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可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国内苹果消费市场不断被挤压。另一方面,线上销售成绩日新月异,“网红”产品受到追捧。果商要统筹考虑整个水果市场的供需形势以及与其他品种的替代性,合理做好全年销售规划和存储比例。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营销方式,把握消费分级趋势,合理精准定位,充分利用线上消费热潮,加大下沉市场的开拓力度,多渠道发力,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最后,在消费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笔者此前了解到,山东一些果商已经率先转向新的更大的国际市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拓国际销售渠道,提升国际供应链水平,减轻国内库存和销售压力,效果良好。(农民日报-赵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