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苹果消费总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2017年间,我国苹果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从2512万吨增长到4350万吨,11年间的增长幅度达到70%,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苹果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总量已经达到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消费国。
二、苹果消费特点
鲜食消费为主
我国苹果消费中鲜食消费占总量的90%左右,剩余10%为加工消费。自2008年以来,我国苹果鲜食消费量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而加工消费量则表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可以预期,未来一定时期鲜食消费仍将是我国苹果消费的主要形式。
1.季节特征明显
苹果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苹果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我国苹果主要为晚熟品种,而苹果主要在秋季集中上市,具体表现为秋冬季苹果消费相对较多,由于早熟苹果严重短缺,加之苹果贮存并不便利,因此春夏季节特别是夏季苹果供给量比较短缺,是苹果的消费淡季。
2.地域存在差异
受消费习惯,气候条件和区位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苹果消费地域差异明显。北方地区集中了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苹果供应量比较充足,品种丰富多彩,质量上乘,是北方广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是消费的当家水果。但随着苹果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商品运输越来越快捷,苹果消费地域特征正在逐渐淡化。
三、价格分析
价格走势及特点:通过对农业部发布的苹果价格分析,2012~2017年间,我国苹果价格是“过山车”式的涨跌交替的态势。
主要体现在一是2012年至2014年间,先跌后涨,该阶段我国苹果批发价由2012年的均价5.43元/公斤,快捷下跌至2013年的4.47元/公斤,后又上涨至2014年的5.78元/公斤。其中,2012年后苹果价跌主要是由于2012年苹果产量比2011年增加251万吨,是近年来产量增幅最大的一年,供大于求,带动价格下跌。但随着苹果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苹果产量增幅放缓,需求继续增长,2014年消费量达3687万吨,比2013年增加了195万吨,苹果价格开始回升。二是2015年至2016年间,止涨下行。该阶段我国苹果批发价格由5.78元/公斤跌至5.27元/公斤。
主要原因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我国苹果供大于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苹果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由2014年的4092万吨增至2016年4388万吨。然而,由于需求增加的缓慢,当期苹果市场是供大于求格局,局部地区滞销。2015年“五一”节过后,我国苹果产区库存尚余存50%,如山东烟台苹果出库率不到四成,山西临猗三分之二的苹果滞销,陕西洛川库存高达15—16万吨。②我国苹果消费需求发生转变,消费者对健康水果的诉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国外中高端水果进口增加,挤占国内苹果消费的市场份额。
价格周期性分析
苹果价格波动具有果品特有的季节性特点。一般来说,由于9月—11月份为我国苹果采收集,大量新年度苹果流入现货市场,市场供应增加,批发价格相对较低。12月至来年2月受元旦及春节节日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增加,批发价格逐步抬升。3月~4月两个月份,机械冷库的苹果集中出库,供应量变大,带动价格下跌。5月份随着机械冷库出货接近尾声,供应量减少,价格有的回升。6月—8月间则为早中期苹果集中上市时间,价格相对较低,带动苹果批发价整体走低。
四、如何走出价格低迷状态
由于近年来,我国苹果供大于求,价格低迷,果农纯收入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果农务果的积极性,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像秋施生物有机肥,生育期补养,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产量、品质都下降,今年的优质果率相比去年下降20%左右,如果早日阻止遏制这种恶性循环,这是当前果业生产的头号难题,解决的途径是:限产提质增效。
一是限产提质,坚持定量生产,控制全树、全园留果总量,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果品质量高,小果率低,经济效益好,通过改造群体和个体建设通透的树体结构。
二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选用优新品种,生产优质果,生产功能果,科学施肥,运用小冠树形,如:细长纺锤形,松塔形和高纺锤形等,树冠通风透光,优质果率高达90%以上,而且修剪效果提高2~3倍。
中农乐通过自建基地、自有品牌、安全可溯源、自主销售,形成了中农乐模式。特别是果品安全溯源工程的实施,所生产的中农乐 “运城有身份证的苹果”销售价格普遍比传统生产者高出10%左右,已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中农乐-樊中收)